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Discussion platform

闲余随笔

  走过了人生路,享受上蒼所赐的生命,经过一番寒彻骨, 梅花自然扑鼻香。感恩。知足。 知命,花甲,古稀。终于我退休了,自由了。 告别三十六年的教育工作,卸下重任,下岗求去。没有升迁, 没有奢望。退役后,没有朝九晚五,没有官职,自由自在。 时间任我支配,决定任我做主。消遥无约束,天下空间任我行。 往事只能回味。孩提家贫拮据,没有现在孩童的享受。 少年时捉着难得的求学机会不放,寒窗苦读,终于拼出一纸文凭, 当了人类的工程师。浮沉杏坛,自认坚守岗位,尽心尽力, 没有遗憾。没有了成长的烦恼,没有了以往生活的艰辛, 没有了工作的压力,职场上的你虞我咋。退休,计划着去环游世界, 爬巍峨的名山,欣赏雄伟的大川,观看岸边汹涌澎湃的波涛, 游宁静不起涟漪的湖泊。。。闲余,与朋友聚聚,联络情谊。 做自己喜欢的事,看自己喜欢的书,提笔记录日常生活点滴, 浏览网络资讯,闭门留家中,能知天下事。 回到现实。退休五载,却因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 这些日子虽然与计划相去甚远,可我日子却也过得充实。 两个孙子出世,又刚好疫情泛滥,给了我一段漫长的含饴弄孙日子。 每天与他们相伴,看着他们慢慢长大,胜感欣慰, 值得了。 风吹雨打知生活,苦尽甘来心有悟。阅尽人间不平事, 历尽沧桑懂人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今夜,旧友到访,相约叙旧。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活在当下,快乐开心。 希望每一位朋友在这迟暮的年龄里,都能活出自我,知足常乐, 日子过得精彩。 古稀古稀。。。 古代古稀的意思是说人生能够活到七十岁的已经很少了。 如今中国有了新的顺口溜,修订了杜甫的诗句。七十小弟弟, 八十多来稀,九十而不稀奇。朋友们,活出健康,活出高品质, 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叙旧,直到那一天,顺其自然,归去兮!

陪伴与累赘

5月26日,本来过了几个月逍遥自在独居的生活, 像在水中丢了一颗石子一样,起了一大波的涟漪。那种无奈别人不能了解,身心的负担,别人不能体会。奈何奈何!! 命运如此,我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外子手足安排,情何以堪? 我应该不可消极,我一定要积极地接受。 一些人会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个伴。因为他们都是往好处想。另外一些会把自己易地而处,他们就不会说我有个伴了。反过来,他们就很了解我的烦恼与苦楚了。幸好孩子放暑假回乡,心理上我就踏实了不少。 三个月来,我尝试不要去想,我照旧上班,照旧一大早凌晨5点起身,预备早餐及午餐, 以便12点正,我还未下班前有得吃。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我想通了,心中的负担遽然减少。我照旧过我应该过的日子。想想杞人忧天,结果也是一样, 倒不如放开胸怀,积极地看待人生,来得实际。 我的决定我当然认为那是最正确的。可是社会是属于大家的。社会的眼光参差不齐,是对是错,就让所有人来下评论吧!那些评论对我毫无影响。我认为我已尽力了。 岁月催人老,不久以后,我们也是花甲古稀年,所面对的不也是像现在的这种情况吗?前两天,一个朋友对我说,我们老后,就自己住进养老院吧!讲讲也对,如果经济许可,倒不如自己安排晚年生活。因为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难处与打算,我们能够的话,就让他们有自己自由的空间吧!

朔化剂

默默无闻的朔化剂忽然间变成家喻户晓,进口食品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全世界正在忙碌的销毁问题产品,自然而然的国货就从中得益不浅。人们少买进口货,转而买国货。可是国货安全吗?国家有关当局处理的方式,我们心知肚明。黑色很简单的都能变白色, 何况不健康的食品只要有人从中得益,它就会变成了健康食品。超标危险水平的,也会变成不超标。 世界上做亏心事的人多得是, 只为一己之利,而昧着良心干了缺德的事何其多!虽然卫生局白纸黑字,那到底下面的官员有否依照指示而采取行动呢?我在这里就让各位猜猜迷巴!

民族之根-华语

我是道道地地的马来西亚人, 可是我不可能忘记我的根是在那遥远的中国南方。没有祖父母当年不辞劳苦,长途跋涉,飘洋过海,来到南洋,就没有了我的存在。谢谢祖父母当年因家境贫困所做出的决定。将近百年,一直走来,今天我们这一辈又已分散世界各地。我不敢认同全部的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们都跟我有同样的想法,至少我得到一部分人的共鸣。 这几天,报纸几乎每天都刊登马来西亚文凭(SPM)的华文科,程度犹如大学中文系的程度,况且,华文系的同学都不敢说他们能够解答那一张试卷。教育局何苦? 学子对报考华文科的倾向令人担忧, 再加上校长们不可思议的思维, 让下一代孩子们离我们的根越来越远。民族的灵魂越来越出窍,是一件非常可悲的大事。不报考的原因让我惊愕。要怪就要怪考试局故意刁难。每一年拿A的人数少得离谱(与别科比较), 学子望而生畏。况且政府奖学金只给那些全A1 的学生。父母孩子们惧怕一科华语让他们失去了奖学金。 鱼与熊掌,哪能兼得?所以多少的父母孩子就放弃了报考华语?他的影响深远,可是多少人又看到长久以后马来西亚华人的困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每个人只看眼前,可是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只是近来,有一些华人中学校长却不让学生报考华语,恐怕成绩会相应逊色。还有一些国民型中学学生一定要 报考华语。 个人来说,如果我是校长,我也有相同的想法。马来西亚有将近两千间中学,如果你不想报考华语的话,你可以上别间学校。有机会念华语的学校已经寥寥无几,给与这个机会,却白白浪费, 可叹!!! 孩子个个都叹华语难,却在不能妥协下,每个都报考了SPM 的华语科, 当中的得失很难衡量。可是我们无怨无悔。 家庭成员在华语上的造诣不敢说登峰造极,但是用运用自如来形容,是卓卓有余。

钱是不是很重要?

钱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虽然它不是万能的,可是它会解决不计其数的大小问题。谁说钱不可爱? 衣食足行,哪一样不用钱?那是基本,还有更多东西都用钱。不管钱有多还是少,只要好好计划,用得恰当,该用就要用,不浪费,那是我的宗旨。 当然,我们更应该,看看自己,量量尺寸,到底我们自己有多少的钱?能够过怎样的生活?奢不奢侈?可以不可以浪费在那些不重要的节眼上?或许你说,你认为不重要,我却认为很重要呢?当然,每一个人都有他们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所以用钱的方法各有不同。那是一定的。 有个朋友,非常节俭,看他穿了二十多年前的背心, 就知道他不浪费。可是,他家连钢琴都有,你呢?所以用钱的地方不同, 有些人在吃的方面很节俭,有些在穿的方面, 见仁见智。有些却吃穿都非常奢侈,因为他们认为吃得好穿得好是他们生存的基本条件。 长在贫寒的家庭里,尝试过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在拮据的环境里,母亲的教诲言犹在耳。节俭是美德。母亲当初不节俭,我哪里有今天?当然,没有父亲的经济来源,母亲空有节俭的美德,也节俭不出一个春天。父母恩真难报答啊!! 综观如今的社会,不比从前。社会正在进步,人的思维也在改变。我在想着,我们是不是落伍了? 正如一个好朋友告诉我说:她的孩子大学毕业了,踏出社会还不到一年, 就从澳洲飞去日本旅游了。那里又想到还有弟妹正在求学?哪里有觉得应该在经济上帮上一点忙? 或者至少能够储蓄, 以后自己继续深造就没有经济困境了。去年年尾,澳洲朋友说起当年她毅然离乡背井,追求学问,就在于她从小就养成储蓄的习惯,才能成行。如果依赖她那好赌的父亲,他只有失望没有希望。如今他的事业如日中天,踌踷满志, 拜于当初懂得节俭所赐。 总之,只要在能力范围内,应用得直, 就能无怨无悔了。

对ETR有感而发

ETR是近年来教育部的一个很重要的名词。它是"expected target result" 的简称。在学生成绩方面,就是老师要从他们平时考试的表现来做底限,然后经过一段时间来鞭策, 预测他们在会考中将要得到的成绩。 这两三年下来,我都很有满足感。学生的ETR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我把 ETR 用在大家庭里每一个成员身上时,就有了一些的出入。分析所有下一代家庭成员在求学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大家所具备有的天资与条件, 我很肯定所有的孩子都是左脑比较强,很不均匀。那就是说,大家对数理有比较强的倾向。 其实强在数理,读书事半功倍。数理强的人也比较有优越感。只是我很慎重的申明,有优越感并不代表以后前途比较光明。前途是掌握在每一个人自己的手中,跟读书有时候是背道而驰。 ETR 的原意是要孩子们以本身的条件,努力冲破极限达到应该能够达到的高峰。所以家庭的环境以及父母积极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莫大的。孩子们应该从小就要培养及被朔造让他们往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当他们已经长大,品格已经被社会染缸所污,那就很难达到目的了。 儿子侄子总共有15人。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惟有读书最清高”的道理。还有这些孩子旁边的朋友们,我也默默祈祷他们都会力求上进。 ETR越高,我们的成就就越高。你把你自己能达到的成就弄得越底,你就根本埋没了你自己的才华, 实在遗憾。 上一代的我们,家境贫寒,父母却让我们每个都有机会受高深的教育, 何况你们呢?况且我们兄弟姐妹当中,超过一半在踏出社会后,又重拾书本, 继续深造。试想在而立之年继续读书已经罕见,不惑之年重拾书本,其志气可嘉, 相信接下来还有人在知命花甲古稀之年更上一层楼。 抱着学无止境,在知识中寻寻觅觅, 自得其乐。无论别人怎么看我们,我们却为自己的那一份固执而自豪。自豪自己是那万绿当中的那一点红, 能够有条件,有信心的继续摸索寻找更高深的学问。周围的人评论这样的人是傻瓜, 让他们去评吧!

朝令夕改(三)

我国接二连三的许许多多的政策都是三分钟热度,实行一段很短的时间就再更改。 当政治人物分不清什么是标什么是本的时候,更遑论治标与治本了。国家最高领导层没有高瞻远望的智慧,所以没有按部就班的好好研究与策划未来的人力资源, 或者每一个人都在为填满自己的口袋而更本就没有为国家着想。这5年来,国内的医学院就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到处林立,医学院的创办人清一色是政治人物或者是商家,我一直做功课,以图能够找到一些真正的教育家, 可是非常失望的是开办医学院只为了盈利而在拼命的捉紧时间,大张旗帜的到处招生,试问国内如今三十多间的医学院,招收的学生程度又如何?我看到的现象是一大群参差不齐的学生们挤在一起,会读的与不够资格的全部都在学海里挣扎,不难想象毕业后,合格的医生人数不是很乐观的。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这么多年,医生人数增加的速度惊人,2020年,医生病人的比率就已达到了1:400。 卫生部才猛然警觉事情的严重性了。忽然卫生部向医学院提议在这5年之内停办医学系!诸君看看我国的聪明才智。当医生缺少时,连啊狗啊猫都让他们读医学。现在发现数目的增长太过迅速,就想一声令下,冻结医学系。那这5年下来的我国精英就没有学医的机会,不是埋没人才,就是人才外流了。我们是马来西亚人,我们对国家的朝令夕改的政策无可奈何,辛辛学子就像那无助的羔羊,任人宰割,无所适从,命运不能操纵在手中。 如果不顾一切的向理想前进, 也是十分矛盾。真的是进退两难啊!还好卫生部长给与解释,只是我对他嚷医学院继续增加学额不认同。 拜读星洲专栏情怀大地的去外国看大马医生,就知道我国对人才的不肖一顾, 把我们的精英全部送给了世界各地欣赏他们的国家。马来西亚比例来说是非常多的人民在海外扬威, 因为他们的才华得不到自己国家的器重,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在国外干的大事业,有目共睹。

国民型中学

在教育史上,我这个在马来西亚独立前出生的大马公民, 经历了马来西亚教育政策的渐进改制。 从以前的英殖民地时代的剑桥文凭,剑桥高级文凭到如今的马来西亚普通文凭以及马来西亚高级文凭,身历当中的过渡期,哭笑不得,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泪下!始料不及的是在这半个世纪里,身历过渡期的困境竟然历史重演,而且还演了不止一次!难道这是发展中国家的特色?还是这是我国的特色? 当我踏进中学时的第一天,我被告知学校名字换了。当时幼小的我,哪里知道因由,换就换了。 原来中学当时是从独中改制变成国民型中学。还好改制初,中学体制还算完美。我度过了六年的欢乐时光,我热爱母语,它让我引以为傲。想当初的良师益友,给了我一生受用不尽的知识,没有当时的他们,我哪有今天的造诣?比较邻校的母语水准,我可以笑傲全场。虽然诸君认为我高傲,我还是蛮有自信的。 1961年,改制国民型中学成功后,政府虽资助了一部分,大部分的经济来源还是要靠华社的努力, 还要时时警惕它不变质。时时提防,可是好花不常,好景不再,1996年的教育法令通过,让国民型中学又改名为国民中学,可是教育部却没有一视同仁,拨款相应较少。所有华社维护华教的政策犹如危楼一般,正在摇晃动荡。 华教受到威胁,况且,SPM华文科改卷的方式严格,让学生们望而生畏,不考华语,对他们整体的成绩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样的情况又过了好多年,不止学生不考华语,就连校长也不鼓励考华语,毕竟华语成绩对学校的冲击很大。身在烈火中,明知身必死,华教只好挣扎求存,即使死也要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瞑目。 父亲念了独中而后继续就读教会学校,双语皆棒。母亲念独中,没机会继续学业, 华语一级。我们兄弟姐妹六人,三人念国民型中学,华语不敢说登峰造极,可是运用自如是没问题的。还有三人在教会学校肄业。三妹难得的报考MCE华语科,成绩不俗,佩服!佩服!要想他是在逆境中求存啊!小弟是香蕉人一个,满口的英语,台上演讲的风采我自叹不如。在台下, 他也能以三寸不烂之舌,用他在社会大学里所学的华语会话,招徕顾客,看他神采飞扬, 就知道他能应付自如。小妹是中学改制成国语媒介语后的产品。当年父亲疼她,怕华语难,让他丢了华语,改考家政。为此,他说他遗憾终身。可是他好学不倦,与小弟一样,没有华语根基,可是她的华语程度不亚于初中生, 难得她孜孜不倦从电视连续集,歌词及日常生活中学来的母...

Turn into good account

No man is perfect. One-man show is no deal. Teamwork is essential in any organisation or committee, especially knowledge-based industry in the 21st century where we are living now . The way God makes every human different is wonderful. It is this difference which enables projects of large scale to exist. Our capability is limited. Bits and pieces of effort in a deal is just like a jigsaw puzzle. Every contribution from everybody, be it the manager, the leader or the subordinates, counts. Each personnel in an organisation is useful in his own way. If everybody can do his own part well, mission can be accomplished in a beautiful manner in the time frame allocated. Of course, we still need to give some allowance for some workers due to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 In work, I strictly follow my principle. I am never late for any function, meeting, or classes. I am particular about due date and I make sure that I know how to put first things first (2nd pillar of how to be an effective peo...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What is wrong with me? The day seems to be still gloomy. I haven't recovered from the shock that was experienced. The unexpected reaction hurts me. I know I should not take it serious but I just can't help thinking otherwise. Other than one man's sweet can be another man's poison, I should say tactics in normal conversation is a double-sided sword. Same answer accompanied by different intonation, different gestures,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various body languages will have different meaning and will have different impact on different individuals. Furthermore, who is the person who says it also makes a difference. Recently luck is out of my way. A lot of things seem not to occur according to my wish. I am disappointed but other than accepting the facts, what can I do? I am just a human who is gradually having the symptoms of old age. I tend to make mistakes and I tend to speak wrong words. I may be a little more deaf and I am sure I am more forgetful. Seriously, I start ...

憧景

万丈高楼丛地起,英雄何论出身低。 青云无路志为梯,学海无涯勤是岸。 憧景着美好的前程,是人生旅程上一股无形的推动力。人生总有一个美丽的希望。有了希望,才有不断力争上游的理由。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时常引用这一句名言激励孩子, 让孩子始终都在警惕着人生道路的不平坦,如果不前进,则会被远远抛在后头, 那时迎头赶上,恐怕已经迟了,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仁心仁术

走进黄医生的西药房,柜台两旁那一副对联引起了我的注意力。“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更高”好也好也。这幅对联正好配上黄医生的作风。 和蔼可亲,谦虚有礼,初次见到他,人如其名,不愧为医者典范。人说医者父母心,看到来求诊的病人每个都对他赞不绝口,这个医生应当是非常得民心的了。 医生不只要医术高明,对待病人还要谦卑, 才显得出他的修养,才显得出他的品行。把黄医生与那幅对联放在一起,真的很适合。希望黄医生再接再厉以他的医术,配合着他的崇高品德,继续造福人群。

天下父母心

天下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护是人类的天性。即使是动物也是如此。如果父母对子女没有哪一份与生俱来的感情,那他们不是就禽兽不如了吗? 可是有多少个子女知道父母费尽心思为他们着想?为孩子付出,为孩子计划。。。。一箩筐都是出自内心那份无法割舍的爱? 当然这么努力的耕耘,只希望孩子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在社会举足轻重。 如若不然,那一大笔的教育投资付诸东流,只叹命薄,无欲问苍天!! 再者,哪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品行端正,能够让父母沾上光?可是多少的子女知道如斯道理?所以父母们应该要做心里准备,不求光耀门户,只求不辱没祖先,能做到平平凡凡的, 就应该心满意足了。

十字路口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婚嫁是人生必经之路。多少的浓情蜜意,多少的山盟海誓,是否能够持至永恒? 在十字路口徘徊,真正需要做出选择当儿,千头万绪,能否知道知从何下手?自古多情空余恨,世间痴男怨女不胜枚举。奉劝适龄的青年们在处理感情的问题上,谨慎小心。你们能否想象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困境吗?所以在未结婚前,不要把自己弄到没有回头的空间。切记!即使结婚日子近在眉睫,如果心中有所犹豫,悬崖勒马,为时未晚也! 昨天收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述说积在她心中的那一股忧虑让她胸口作痛。原来是欢喜的一件事,如今却弄到进退两难的局面。其女儿八年前在念中学时就已经谈情说爱,对象是一个已踏出社会的友族大学生。家中父母亲戚都不很赞成他们交往。一眨眼间,此女得政府奖学金远赴英国学医。 所有人都认为这一去五年漫长的时间一定能冲淡他们的感情。世事难料,在死缠烂打,穷追不舍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依旧。父母最后也只能接受事实。定于今年尾让他们结婚。 许多的事情都已准备妥当。酒席也已订了,亲朋戚友在口头上也已通知了。殊不知一夜之间,山河变色,在感情的路上,相信为了不止一种的原因,婚礼日期展延。这应该是拖之訣吧!感情即已亮红灯, 就需要一些时间来整理思绪,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了。

Language pollution

Since I started to be among chatters on msn with my daughhter and son, I started to use all sorts of online languages which have direct impact on my proper language. I should say chatting has done me no good at all. I am losing my language command at the expense of chatting. I have to be alert to use proper phrase and structure on paper otherwise I am going to waste all my effort in the past which has built up my strong basic in the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