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Society

盗贼獊狂

像往常一样,凌晨5点整,又开始了我每天必需做的工作, 那就是同时预备早餐与午餐,以便独自在家的婆婆能够填饱肚子。今早的情形却有所不同。当我要泡水煮饭时,煤气炉一直不能点燃,直觉告诉我一定是那天婆婆忘记关煤气, 让这个月的煤气比较快消耗殆尽。可是我这一次是大错特错了!拿着锁匙,想换一桶煤气, 却发现三桶煤气都已不翼而飞,不免大惊失色,再抬头看着篱笆门,也被拆开一个门缝的阔度。原来我家进贼了!!! 盗贼獊狂,世风日下,明目张胆, 目无法纪偷窃的行为,已经司空见惯。固然经济的萧条是一个原因, 然而社会道德的沦陷, 父母放手,老师纵然谆谆教诲,没有父母社会的合作,单靠老师一方面的努力,是不能把孩子教育成才。 还有,维持治安的警察巡逻的次数屈指可数,马来西亚的皇家警察的效率, 透明度及公正度,路人皆知。公正廉明离他们太远了!! 我白白的不见了三个煤气桶,下午赶紧先买了一个。那天价让我不停的喘气。早我的印象中,价钱是RM60.00, 可是今天我用了RM160.00 买了一桶,直呼吃不消。 一半也怕今晚再不见, 所以今天将就一下, 等明天在打算。 今晚,篱笆门上了两重锁。希望完羊补牢,为时未晚矣!!

入乡问俗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禁忌。无论我们到哪里,都要考量当地的风俗习惯。俗语说,入乡随俗,想来道理是很明显的。 举例说,我们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宗教自由的国家。在某一个程度上,我们必须包容,以宽大的胸怀去接纳其他族群的文化背景。 我在友族占多数的学府上班,以回教徒朋友及学生为主。所以我们一定要入乡问俗,随着大家的禁忌而做出一些必要的改变。为了自己,也为了大众,我认为是应该的。 朋友们,互相尊重,互相忍让,大马才是人间天堂。

社会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 惟有洁身自爱,才不会随波逐流。 身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不止为自己而活,我们更要为身边的人而活。 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更要在乎社会人士的眼光。毕竟我们脱离不了繁华的社会。 社会复杂的构造,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肩负不同的使命。 让自己抬头做人,光耀门楣,也要让亲朋戚友,家中父母兄弟姐妹扬眉吐气。 如果没有社会上其他成员,那就没有“人言可畏“啦,“身败名裂”啦这些成语的存在了。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关乎着不止他自身的价值,而是关乎所有在他身边关心他的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所以有了不同的态度。

梅花扑鼻

十八载寒窗,精读书中含义,小小脆弱的幼苗渐渐成长。二十六载在复杂的社会里浮沉,无时无刻都在研读社会学。人情冷暖,攀龙附凤,阿谀献媚,人的丑善, 光怪陆离,不时都要警惕, 每一刻都在学习着怎么样去与人相处,与人沟通,怎么样去接纳容忍, 还有怎么样去应付着弱肉强食的世界? 说起来,复杂的社会学比书本里的学问难上几倍。做人的道理深奥难懂,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才能渐渐明白个中道理。古人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现在社会的情况来说,是行不通的。现在只凭书中的知识,在社会上是难立足的。 朋友们,凡事都需要去经历才能有经验,不要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勇于面对挑战,勇敢向前迈进,年轻人有的是干劲, 没有任何难题是找不到答案的,难题本来就是要被解答的。怎么样去解答就是要看每个人怎么去詮译了。 不经一番寒砌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梅花经受严冬的考验,才开得如此芬芳。 人没有经过磨练,是不会有如此的一番成就的。遇到任何困难我们一定要勇于面对。 面对一次,就多学一些的知识。常常面对,就能学到更多。知识与品格都要经过许多的历练才能更上一层楼。人生多了磨练,就像梅花一样,在寒冷的天气里,还是能够傲立雪中, 锭放异彩。

忌病讳医

综观世人,多有忌病讳医的心态。 即使是国家这么大的机构也不例外。马来西亚第八第九大马计划下,仓促的推行了英语教数理政策,至今已七个年头。其用意是提升国人英语的程度续能够运用英语在科技领域驰聘沙场。国家是给人民配错药了。国人的英语待提升,就应该从英语方面下猛药,不是借数理来强化英语。看起来,是否头痛医脚呢? 首相承认国内贪污揽权节节上升,贫穷率高企不下,公共交通制度失败,外资与私人投资每况愈下。可是再看今年年度财政预算案,拨款的比例几乎没有直接的去解决以上的问题。全球都在这科技时代突出自己,改革创新,我们却在创意的领域里被越抛越远。 套用前首相的一句话,马来西亚用了第三等的思维,建了许多第一等的建筑物。让我国更具创意,并不是靠建筑一座创意学院就能解决问题的。七年前,政府拨了空前未有的大笔款项在教育领域,购买了大量的投影机,给教英语及数理的老师增加了教学器材。其出发点固然好,可是最初两三年,多少的老师因为不能适应而根本就没有应用这些器材。等到老师渐渐能够适应,能够应用自如时,这些投影机已经残旧不堪,八成以上的投影机都已经中看不中用了。政府好像没有意思去维持这方面的维修费。那这些器材不等于作废了? 我们缺乏吸引外资的天时地利人和,官僚制度的僵硬,司法制度被干预,经商环境缺乏弹性。再者,去年为旅游年,政府应该会给国家带来一笔很可观的外汇,可是国内公共交通一团糟, 收入肯定被打了一个大折扣。凡观澳洲的公共交通,比较起来,真有天渊之别啊! 前两年就听说政府要实行消费税(GST)可是好像这段时间里,这个课题被抛诸脑后。怎么样的实行呢?消费税的实行,是要经过非常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不仅要涉及政府机构,也要涉及民间团体,收取意见,从而作出决定。但是GST真实行起来,所有人肯定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政府应该决定不可征收统制品的消费税,以免打击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然而,征收其他物品的消费税就冲击了高收入者与内部的执行人员。人家说官官相护,GST迟迟未有下文,是否答案呼之欲出呢?最近闻说政府拨了一大笔款项来研究消费税,不知道这笔款项是否能研究出什么成绩来? 从以上所有的事件看来,我们非常明确的知道问题的所在,可是我们却没有对症下药,忌病讳医。国家怎么能在吸引外资,提升公共交通,降低罪案, 零贪污方面,更上一层楼呢?

互动互助

人是永远脱离不了五伦与群己之间的关系。何谓五伦?何谓群己?五伦即时父母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在群己关系中,我们应该要顾虑各自内心的感受,也要考虑到对方的期许,还要环顾社会的规划。 在合群生活中,一个组织是否办得成功,组织里的成员们,要备有五伦与群己的品德,更应该互相礼让,重视人际关系,追求自我充实。我们不可以说,“我喜欢这么做,有什么不可以?”,或者当旁边的人告知那样子做是不对的时候就说“没关系,为什么怕人家讲?”又或者当我们需要一起完成一份工作时,在别人不留意的时候偷偷的溜走,又或者,大刺刺的干脆不见人影。可是邀功时他会比别人更准时,更早到。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随心所欲在别人的身上加上负担, 那他不仅不具备五伦群己的美德,况且他自私,不为别人设想, 有这样品行的朋友,不如没有。试问在一个组织里,没有互相尊重,体谅,互动互助,怎么能共鸣感受,又怎么能壮大呢? 人与人之间,不能离开群体生活,从社会的结构到最基本的家庭组织,从工作的岗位到活动组织,大家彼此关怀,惟有如此,才有生存的凭借,才能互动互助的生活在一起。

时间观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往今来,多少的成语谚语用来形容时间的可贵!可是非常遗憾的,身为人类工程师,有教无类将近30载,每年进出课室对着新面孔,苦口婆心,一直重复到如今, 还未在学生的日常生活里注入准时地习惯。虽然摇头叹气,我还是继续不厌其烦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与忠告与教导。如今的教育政策随着资讯的发展,已经能容易的向国外取经。我们的教育制度模仿芬兰,英美等国家。其用意与精神可嘉,然而我国的人民还未达到外国人那么高水准的思维,这些日子来,教育水准每况愈下,大学排名已从100名内跌至200外,虽然今年略有进步可还是将近200名。可忧可叹!如今的国立大学与30年前的国立大学差距太大。在程度上,总体来说,似乎有天渊之别。 社会已经改变。是我跟不上步伐,还是社会真正的已经生病了?曾几何时迟到已成为家常便饭? 迟到并不是一种过错,它已是现代人的一种理所当然且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习惯。冷眼观察,四周的人和物,十之八九都已染上了迟到的习惯。 俗语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并不为过。纵然我为许许多多同胞的坏习惯长叹,身边还是有一些的朋友未失去准时的美德。人说,习惯成自然。相信这美德跟我们家庭教育与背景,有莫大的关系。我为我们这一群还是很准时的朋友献上最高的敬意, 毕竟准时反映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长,都在从前的那段日子里,灌输了我们正确的知识,而我们更是一群受教的学生。父母师长所教全都铭记在心,让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一生为着有这样的美德而感到骄傲自豪。 在我周围,偶而闻到迟到早退的气息。留在这所学校已经快30载,在我服务的那些年里校长更换的次数达11次。校长的性格多样化,严格的,友善的,努力的,随便的,细心的,罗嗦的,专业的,应有尽有。一小部分老师任劳任怨,无论哪一个校长领导,他工作的态度都不改变。我非常尊敬这一类的老师们。还有一小部分不管何人任校长,他们都无所谓。不求达到高峰,只求得过且过。还有的老师就像猫捉老鼠,校长出门,老师就乘机偷懒。那早退就大有人在了。我认为,我们要凭着良心,对自己负责, 像我们回教徒朋友所说的,要让我们的工资“哈拉”, 不然不只对不起上帝,更对不起自己,甭说对得起周围的所有人了。